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重大。2025年乙巳蛇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营造“我们都是春节非遗传承人”的浓厚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16个区及有关单位举办非遗贺新春“走进非遗 品味天津”系列春节非遗活动。活动涉及9大版块55项内容,包括我的家乡年(1项)、古城过大年(2项)、年在非遗馆(2项)、年画进万家(3项)、点亮中国灯(3项)、非遗年货集(8项)、花会闹新春(6项)、过个非遗年(10项)、戏曲大联欢(20项),让大家在天津体验浓浓年味,感受非遗魅力
以“靓装、好吃、美居、赏玩”和过年相关的生活场景为主题,选取相关非遗项目进行视频拍摄。
1.杨柳青灯展:整合文旅空间资源,依托杨柳青古镇焕新发展机遇,通过社会化模式,围绕西青区人文景观、地域特色、民俗风情、非遗等传统元素,打造杨柳青灯展,通过引进商业化模式,全面提升灯展的规模和质量,打造文旅新亮点。该活动为天津市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27届。
2.秧歌花会展演进景区:春节期间,组织西青区秧歌花会队伍在杨柳青古镇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西青区特色民俗和西青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广大市民群众奉上一场盛大的传统新春礼,充分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
组织单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西青区委、西青区人民政府、西青区委宣传部、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2025年1月29日-2月3日(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六,每日上午11点,演出时长:1小时左右)
在古文化街戏楼推出快闪演出,打造沉浸式、场景式文旅融合新体验,主要演出节目包括:
组织单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南开区政府、天津市曲艺团、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
围绕非遗主题,在2025年春节前组织中小学生走进非遗体验馆,感受非遗魅力。春节期间开展挂甲寺庆音法鼓春节出会演出,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可看可听可品可玩的非遗体验,创新传承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浓郁的“文化年味”与喜庆氛围。
评书代表性传承人为大家讲解评书的历史源流、主要特色以及表演示范,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纯粹、磅礴的评书世界,让更多人了解评书艺术。
展览分为神话传说、先秦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四个部分,涵盖牛郎织女、封神榜、三国演义、杨家将等众多传统故事,让观众从杨柳青年画的独特视角重温中国历史与民间文化。
春节期间,在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店改陈的基础上,探索年画的设计文创空间,示范年画应用场景,呈现年画的传统与创新。
在杨柳青古镇景区开展杨柳青木版年画等非遗展示展卖体验活动。进一步挖掘、整合、传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和活跃我区春节文商旅市场,营造传统佳节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为丰富群众的传统文化节日内容,通过大众参与活动的形式,让每个人体会元宵节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天津市老城博物馆院内露天场地布置大红灯笼,挂满彩色灯谜,提高活动参与感,布置传统吊钱、福字、门神,烘托节日气氛。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预约方式邀请市民体验制作。
展览展示东丽区周记宫灯成品和其他非遗宫灯制品约20个,包括天坛、黄鹤楼、古塔等造型灯和走马灯、龙船灯等宫灯样式,配合整体的灯节布展氛围,营造出“灯市千光照,花焰万只开”的氛围。同时开设“大家一起做宫灯”、美术馆里的非遗等群众手作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在图书馆一楼大厅悬挂融合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灯谜,供广大群众竞猜,猜对者可兑换精美小礼物。
组织传统手工艺、食品类非遗项目开展展卖;组织表演类非遗项目开展现场演出;组织书法艺术家同时书写春联福字,赠送给市民。
通过非遗市集的方式进一步展现非遗的风采,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宣传津派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蛇年春节前夕,组织红桥区内优秀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市集展卖活动,让广大群众赏非遗精品、观民俗技艺、促文旅消费,过个年味十足的非遗年。
组织非遗项目进行新春市集展示展卖体验活动,同时组织杂技,魔术等具有特色的文化表演,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深入开展“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打造年味浓、大规模、综合性年货文化展销盛会,大力营造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让广大市民一站式购物的同时,沉浸式体验节日文化。在静海供销生活广场举办2025静海区市民文化年货节。
活动内容包括:活动预热、民俗文化表演、文化年货节展示展卖(1.“国潮启岁 神韵静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2.“国货经典 潮品焕新”老字号展卖专区。3.“文化传承 回馈群众”抽奖回馈专区。4.“津农静品 津津有味”津农精品专区。5.“品质生活 供销智造”年货市集专区。6.“喜迎新春 福气临门”书画作品及春联、福字等年俗产品展销专区)。
组织单位:静海区区委宣传部、静海区文化和旅游局、静海区农业农村委、静海区商务局、静海区委网信办、静海区融媒体中心、静海区供销社
时间:2025年1月12日、1月17日、1月22日(腊月十三、十八、二十三)
邀请本区乃至各地优秀美食类与过年相关的技艺手工类非遗项目在现场展示展销,烘托非遗过大年的节日氛围。
组织非遗项目亮相年货节,渔阳花鼓作为开幕式的开门红,对传统舞蹈、传统技艺项目进行展示、展演,将各种非遗项目和古城街道相结合,通过现场展览、展演等方式,展示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群众带来别样的节日体验,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节日氛围,让本地群众和游客感受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味。
独乐寺庙会规模大,影响力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庙会内容丰富,渔阳花鼓开场表演、北少林武术展演、集民俗表演、文艺演出、非遗项目展示展卖、地方风味小吃展卖、民间手工艺品展销于一体。独乐寺庙会既保留了传统风格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奋发东丽·家国同春”东丽区2025年元宵节民俗花会踩街暨第二十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活动
由东丽区近30个花会队伍共同参与,特别是宝辇、法鼓、高跷等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彰显东丽民俗传统文化魅力,展示非遗工作成果,营造喜庆祥和、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届时,并同步启动东丽区第二十三届文化艺术节。
采取座乐会设摆、耍乐会固定表演的活动方式,并邀请广东潮汕英歌舞参加展演。
第十四届“欢乐新春”民间花会展演于2025年2月5日至2月12日在津南区文旅综合体举办,主要内容为花会高跷展示,其中每天下午1点至2点为秧歌表演,下午2点至3点为高跷表演。
选拔本区优秀非遗花会项目16个,在区文化公园展示飞叉、小车会、舞狮、高跷等花会民俗表演,展现武清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烘托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
时间: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2月4日(正月初七)每天下午3:00;2月12日(正月十五)上午10:00、下午3:00
组织单位:宝坻区委、区政府、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管委、海滨街道、宝地旅游公司
元宵节期间,多区域、多时段、多形式组织开展民间花会展演。城区3天分3个点位开展活动,由各乡镇街道推荐优秀民间花会队伍参演,乡镇分会场错时展演。展演活动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时代内容相融合,展现静海淳朴豪迈的民俗民风,为全区人民带来别开生面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滨海新区优秀项目如:汉沽飞镲、大沽龙灯大港剪纸、汉沽女书、塘沽剪纸、太平葫芦烙画等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
以“非遗项目”为载体,通过近距离观赏、亲手体验制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收获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在区文化馆多功能厅举办闹元宵、猜灯谜、歌舞表演、动态非遗项目展示等活动,营造欢庆元宵、乐享非遗的浓厚氛围。
新春到来之际,红桥区优秀非遗项目作品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线上展示,展现非遗独特魅力。
组织单位: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津南区文化馆(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各镇街文化站
津南文化馆公众号(线上平台)对本区第八批共26项非遗项目的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播,展示非遗魅力,讲述老百姓身边的年味儿故事,让非遗陪您过一个喜气祥和的“非遗民俗文化年”。
立足龙顺庄园灯展活动,展现“新中式文旅”形象,以北辰区特色文化品牌“万民同乐大联欢”为基础,开展元宵喜乐游园会沉浸式体验活动,包括文旅市集、非遗展演等。
时间: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2月4日(正月初七)每天下午3:00;2月12日(正月十五)上午9:30、下午3:00
组织单位:宝坻区委、区政府、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管委、海滨街道、宝地旅游公司
组织蓟州皮影进社区活动,将蓟州区的皮影戏的艺术魅力送到百姓身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蓟州评剧和西路评剧走进黄崖关长城景区演出。演员们将以精湛的表演带来众多经典剧目选段。蓟州评剧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西路评剧风格独特。传统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游客充分领略非遗魅力。演出不仅能为新春增添喜庆的文化氛围,还传承和弘扬评剧这一非遗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非遗贺新春京津冀戏曲联欢会。蓟州评剧、西路评剧、京剧、河北梆子等经典剧目演出,三地戏曲名家汇聚。联合演出交流,创新演出形式,为新春增添文化氛围,让观众感受传统戏曲魅力,传承非遗文化。
春节期间,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笑源堂”曲艺艺术团将在广东会馆为观众带来曲艺专场演出,在百年会馆听曲艺界“黄埔军校”的相声专场,欢乐过大年。
2月1日(初四):西河大鼓名段《施公案——黄天霸坐天津》,由天津市曲艺团国家二级演员王祥伟上演。
评剧《金山寺・断桥・雷峰塔(金・断・雷)》由京剧本移植而来,充分展现了《白蛇传》的精华。经修改后,更着重刻画了白素贞的人物性格。该剧由本团王云珠、滕建东、党靓等主演,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充分展示了本剧的艺术特色,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给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的视听体验。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2025年迎新春名家名段演唱会,星光熠熠,阵容强大,涵盖了各个流派的经典唱段。
评剧《花为媒》是一部观众耳熟能详且极具喜剧色彩的经典故事剧。此次白派剧团青春版更是亮点纷呈,由优秀青年演员杨蕾、李萁、刘思雨、李孟陽等担纲主演,他们青春洋溢、演技出色,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同时,国家二级演员滕建东的加盟,更为该剧增添了实力保障。
明代钱塘富户俞仁,有女素秋,幼许书生张少莲。其后,俞仁因见张少莲落魄,又闻朝廷将选秀女,欲以其女应选,乃逼令张少莲退婚。沈富庆将张少莲屈打成招,入狱。韩臣之妹玉姐,见其兄腕上戴有玉钏一只,甚为喜爱。适江海往韩臣家售卖玉钏,韩玉姐与之交易未妥,江海反从韩玉姐口中闻知韩臣也有玉钏一只,遂乘机窃得。不想正值熊瑞接官经此,将之捕获。御史陈智在钱塘下马,与县令熊瑞一同复审张少莲一案,传来韩臣。韩玉姐好奇,亦随之上堂,并为佐证往事,案情大白。韩玉姐爱慕张少莲,自愿与之成婚,陈智从中撮合,二人成为夫妇。
演员:王少华、李斌、刘红雁、田辉、徐谨、张晓明、张国利、司卫涛、张元杰、许燕、段雪菲、刘维维。主持人:段雪菲。